都亭
基本解释
词条:『都亭』
拼音:dū tíng
注音:ㄉㄨㄉㄡ ㄊ一ㄥˊ
解释:都邑中的传舍。秦法,十里一亭。郡县治所则置都亭。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都亭移供帐,全魏彻封疆。」
唐代.李端.都亭驿送郭判官之幽州幕府:「都亭使者出,杯酒故人违。」
清代.毛奇龄.南柯子:「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枝。」
唐代.唐彦谦.留别四首:「鼓吹翻新调,都亭酒正酣。」
宋代.赵汝腾.沁园春:「记殿庭叱禹,风生九陛,都亭劾冀,影摄群奸。」
基本字义
都dū(ㄉㄨ)
1、大都市:都市。都会。通都大邑。
2、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都。国都。京都。建都。
3、美好:“雍容闲雅,甚都”。都丽。都雅。
4、总:都为一集。
5、居:“都卿相之位”。
6、古代称头目、首领。
7、姓。
其他字义
都dōu(ㄉㄡ)
1、全,完全:都要。功课学得都不错。
2、表示语气的加重:一动都不动。
基本字义
亭tíng(ㄊ一ㄥˊ)
1、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亭。牡丹亭。
2、建筑得比较简单的小房子:书亭。邮亭。岗亭。
3、适中,均匀:亭匀。
4、正,当:亭午(正午,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