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顿颡

基本解释

词条:『顿颡』

拼音:dùn sǎng

注音:ㄉㄨㄣˋ ㄙㄤˇ

解释:屈膝下拜,以额角触地。多表示请罪或投降。

古代诗词

唐代.杜牧.感怀诗一首:「携妻负子来,北阙争顿颡。」
宋代.陆游.绍熙辛亥九月四日雨後白龙挂西北方复雨三日:「皇天生民岂不爱,龙亦何心败吾稼!父老相看出无策,揽涕顿颡号枌社。」
唐代.李峤.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尔而作:「二庭已顿颡,五岭尽来王。」
隋代.薛道衡.出塞 二:「左贤皆顿颡。」

基本字义

顿(頓)dùn(ㄉㄨㄣˋ)

1、很短时间的停止:停顿。顿宕。抑扬顿挫。

2、忽然,立刻,一下子:顿然。顿即。顿悟。茅塞顿开。

3、叩,跺:顿首再拜。

4、处理,设置:安顿。整顿。

5、疲乏:困顿。劳顿。

6、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

7、次:三顿饭。

8、古同“钝”,不锋利。

9、姓。

基本字义

颡(顙)sǎng(ㄙㄤˇ)

1、额,脑门儿: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居丧、请罪、投降时行之)。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鞍马劳顿 饱餐一顿 沉郁顿挫 捶胸顿足 拊膺顿足 捶胸顿脚 顿纲振纪 顿口拙腮

更多汉语词典: 传着 敦淳 川红 垛募 出圈 夺彩 船埠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