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莺啭
基本解释
词条:『春莺啭』
拼音:chūn yīng zhuàn
注音:ㄔㄨㄣ 一ㄥ ㄓㄨㄢˋ
解释:曲调名。
古代诗词
唐代.梁锽.戏赠歌者:「晓燕喧喉里,春莺啭舌边。」
宋代.李石.八声甘州:「几度春莺啭午,塞雁横秋。」
唐代.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法曲:「火凤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
唐代.张祜.杂曲歌辞·春莺啭:「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亻差亻差软舞来。」
宋代.刘克庄.跋方寔孙长短句:「樊素口中都道得,春莺啭处细听来。」
基本字义
春chūn(ㄔㄨㄣ)
1、一年的第一季: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d.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e.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两性相求的欲望:春心。怀春。
3、生机:大地回春。
4、姓。
基本字义
莺(鶯)yīng(一ㄥ)
1、〔黄莺〕即“黄鹂”。
2、〔夜莺〕文学上指“歌鸲”一类叫声清脆婉转的鸟。
3、鸟类的一科,身体小,褐色或暗绿色,嘴短而尖,叫的声音清脆,吃昆虫,是益鸟:莺歌燕舞。
基本字义
啭(囀)zhuàn(ㄓㄨㄢˋ)
1、鸟宛转地鸣叫:鸣啭之声不绝于耳。莺啼鸟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