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菰
基本解释
词条:『茨菰』
拼音:cí gū
注音:ㄘˊ ㄍㄨ
解释:即慈姑。
古代诗词
宋代.陈与义.盆池:「三尺清池窗外开,茨菰叶底戏鱼回。」
唐代.张潮.江南行:「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明代.徐渭.侠客:「燕尾茨菰箭,柳叶梨花枪。」
宋代.杨长孺.茨菰花:「恰恨山中穷到骨,茨菰也遣入诗囊。」
明代.杨士奇.发淮安:「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蓱。」
基本字义
茨cí(ㄘˊ)
1、用茅或苇覆盖房子:茅茨(用茅草覆盖屋顶)。茨宇(茅屋)。茨檐。茨门。
2、蒺藜:茨藿(“藿”,野菜;指以茨藿充饥,引申为粗劣的食物)。
3、积土填满:“茨其所决而高之。”
基本字义
菰gū(ㄍㄨ)
1、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嫩茎称“茭白”、“蒋”,可做蔬菜。果实称“菰米”,“雕胡米”,可煮食。
2、同“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