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俗
基本解释
词条:『楚俗』
拼音:chǔ sú
注音:ㄔㄨˇ ㄙㄨˊ
解释:
1.楚地的社会风俗。
2.引申亦指楚地的自然风土。
古代诗词
宋代.陈与义.元日:「五年元日只流离,楚俗今年事事非。」
唐代.褚朝阳.五丝:「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宋代.陆游.偶得双鲫:「养老不须烦祝鲠,从来楚俗惯鱼餐。」
唐代.刘长卿.同姜濬题裴式微馀干东斋:「吏体庄生傲,方言楚俗讹。」
唐代.李颀.春送从叔游襄阳:「楚俗少相知,远游难称情。」
基本字义
楚chǔ(ㄔㄨˇ)
1、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可以做杖。亦称“牡荆”。
2、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捶楚。夏楚。楚掠(拷打)。楚挞(拷打)。
3、中国春秋时国名:楚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楚声。楚歌(楚人之歌)。楚狂。楚腰(泛称女子的细腰)。楚辞。四面楚歌。楚材晋用(指使用他国人才,或指人才外流)。
4、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楚剧。
5、痛苦:苦楚。痛楚。凄楚。酸楚。
6、清晰,鲜明,整洁:清楚。衣冠楚楚。
7、姓。
基本字义
俗sú(ㄙㄨˊ)
1、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2、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3、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4、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