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瓯
基本解释
词条:『东瓯』
拼音:dōng ōu
注音:ㄉㄨㄥ ㄡ
解释:
1.古族名。越族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分布在今浙江省南部瓯江﹑灵江流域。其首领摇助汉灭项羽,受封为东海王,因都东瓯(今浙江省温州市),俗称东瓯王。参阅《史记·东越列传》。
2.温州及浙江省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东晋时于此置永嘉郡,隋废,唐时曾复置。
3.古星座名。
古代诗词
唐代.陈陶.海昌望月:「夜鹊思南乡,露华清东瓯。」
宋代.陈亮.南乡子:「人物满东瓯。」
唐代.曹松.赠镜湖处士方干二首:「包含教化剩搜罗,句出东瓯奈峭何。」
唐代.方干.送姚舒下第游蜀:「风烟连北虏,山水似东瓯。」
唐代.顾况.永嘉:「东瓯传旧俗,风日江边好。」
基本字义
东(東)dōng(ㄉㄨㄥ)
1、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2、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3、姓。
基本字义
瓯(甌)ōu(ㄡ)
1、小盆。
2、杯:瓯子。茶瓯。酒瓯。金瓯(①金属酒器;②喻国土完整,亦指国土,如“瓯瓯永固”)。
3、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的别称:瓯绣。瓯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