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骢
基本解释
词条:『乘骢』
拼音:chéng cōng
注音:ㄔㄥˊㄕㄥˋ ㄘㄨㄥ
解释:《后汉书.桓典传》:"﹝典﹞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后因以"乘骢"指侍御史。
古代诗词
元代.程文海.临江仙 饯拜都御史:「海北天南千万里,绣衣霄汉乘骢。」
元代.程文海.点绛唇 送王荩臣:「绿鬓青云,王郎故是乘骢侣。」
唐代.杜甫.渝州候:「闻道乘骢发,沙边待至今。」
唐代.杜甫.哭长孙侍御(一作杜诵诗。以下为杜甫补遗):「礼闱曾擢桂,宪府旧乘骢。」
唐代.杜诵.哭长孙侍郎(一作杜甫诗):「礼闱曾擢桂,宪府既乘骢。」
基本字义
乘chéng(ㄔㄥˊ)
1、骑,坐:乘马。乘车。乘客。乘警。
2、趁着,就着:乘便。乘机(趁着机会)。乘势。乘兴(xìng)。因利乘便。
3、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乘法。乘幂(mì)。乘数。
4、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乘。小乘。上乘。下乘。
5、姓。
其他字义
乘shèng(ㄕㄥˋ)
1、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乘舆。千乘之国。
2、古代称四为乘:乘矢。乘壶。“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3、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史乘。野乘。
基本字义
骢(驄)cōng(ㄘㄨㄥ)
1、青白色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