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窜
基本解释
词条:『狼窜』
拼音:láng cuàn
注音:ㄌㄤˊ ㄘㄨㄢˋ
解释:比喻慌乱逃窜。
古代诗词
唐代.高适.同群公出猎海上:「豺狼窜榛莽,麋鹿罹艰虞。」
元代.曹伯启.兰溪郊行:「虎狼窜伏天刑近,鸡犬舒徐日驭长。」
清代.黄与坚.辰龙关:「狼窜险一隅,俄就官军缚。」
基本字义
狼láng(ㄌㄤˊ)
1、哺乳动物,形状很像狗,性残忍而贪婪,昼伏夜出,能伤害人畜。毛皮可制衣褥:狼狈。狼奔豕突。狼吞虎咽。狼子野心(喻凶恶残暴的人的狂妄欲望和狠毒用心)。引狼入室(喻引进坏人)。
基本字义
窜(竄)cuàn(ㄘㄨㄢˋ)
1、乱跑,逃走(用于敌军、匪徒、野兽等):窜犯。窜扰。窜逃。窜踞。流窜。抱头鼠窜。
2、放逐:窜逐。
3、修改文字:窜改。窜定(删补改定)。点窜(删减涂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