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揆
基本解释
词条:『端揆』
拼音:duān kuí
注音:ㄉㄨㄢ ㄎㄨㄟˊ
解释:指相位。宰相居百官之首﹐总揽国政﹐故称。
古代诗词
唐代.李乂.哭仆射鄂公杨再思:「端揆凝邦绩,台阶阐国猷。」
唐代.裴光庭.奉和御制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端揆升元老,师谋择累仁。」
唐代.宇文融.奉和圣制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宠获元良密,荣瞻端揆迁。」
宋代.李至.再献一章聊歌盛美亦次前韵庶达下情盖采群情:「罢相暂游端揆地,退朝闲读圣人书。」
宋代.许应龙.赠林粹:「匪伊丹诏日边至,策足乌台陟端揆。」
基本字义
端duān(ㄉㄨㄢ)
1、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丽。端然。端庄。端秀。端静。端坐。
2、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zhòng)。品行不端。
3、事物的一头:端的(dì)(a.事情的经过,底细;b.的确,果然;c.究竟。均亦称“端底”)。端倪。端详。事端。争端。
4、用手很平正地拿:端盆。端碗。端茶。把问题端出来说清楚。
5、姓。
基本字义
揆kuí(ㄎㄨㄟˊ)
1、度(duó),揣测:揆度。揆策。揆古察今。
2、道理,准则:千载一揆。
3、事务:百揆。
4、管理,掌管:揆百事。
5、旧称总揽政务的人,如宰相等:阁揆。揆席(宰相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