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蛇
基本解释
词条:『丹蛇』
拼音:dān shé
注音:ㄉㄢ ㄕㄜˊ一ˊ
解释:赤色的长蛇。古代诗文中多用于描述炎旱苦热。
古代诗词
南北朝.鲍照.代苦热行:「丹蛇踰百尺。」
唐代.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千崖傍耸猿啸悲,丹蛇玄虺潜蜲蛇。」
唐代.李白.阙题:「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
明代.憨山大师.从军诗三首丙申春二月入五羊三月十日抵雷阳:「云容飞赤鸟,星尾曳丹蛇。」
南北朝.鲍照.代苦热行:「丹蛇逾百尺,玄蜂盈十围。」
基本字义
丹dān(ㄉㄢ)
1、红色:丹砂(朱砂)。丹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丹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丹青。
2、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丸散膏丹。
3、姓。
基本字义
蛇shé(ㄕㄜˊ)
1、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其他字义
蛇yí(一ˊ)
1、〔委(wěi)蛇〕见“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