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
基本解释
词条:『喋血』
拼音:dié xuè
注音:ㄉㄧㄝˊ ㄒㄩㄝˋ
解释:〈书〉血流遍地(杀人很多)。也作啑血、蹀血。
古代诗词
宋代.董颖.薄媚:「庭喋血,诛留守,怜屈服,敛兵还,危如此。」
近现代.毛泽东.七绝·纪念鲁迅八十寿辰(二首其一):「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唐代.员半千.陇头水:「喋血多壮胆,裹革无怯魂。」
近现代.柳亚子.存殁口号:「喋血羊城几战争,朱郎旅骨倘心惊。」
清代.梁启超.寄赵尧生侍御以诗代书:「大地正喋血,毒螫且潜沸,一发之国命,懔懔驭朽辔。」
基本字义
喋dié(ㄉ一ㄝˊ)
1、〔喋喋〕啰唆,语言烦琐,如“喋喋不休。”
2、〔喋血〕血流满地,形容杀人多,如“喋喋沙场”。
其他字义
喋zhá(ㄓㄚˊ)
1、〔喋呷〕形容成群的鱼、水鸟吃东西的声音。
基本字义
血xuè(ㄒㄩㄝˋ)
1、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其他字义
血xiě(ㄒ一ㄝˇ)
1、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中英翻译
翻译:bloodshed
bloodshed*['blʌdʃed]
n. 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