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芝
基本解释
词条:『焚芝』
拼音:fén zhī
注音:ㄈㄣˊ ㄓ
解释:
1.《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往来赂遗"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若苗秽害田,随风烈火,芝艾俱焚,安能白别乎?"后以"焚芝"比喻贤人遭难。
2.为哀悼死者之词。
古代诗词
隋代.孔绍安.伤顾学士:「游人行变橘,逝者遽焚芝。」
唐代.武则天.从驾幸少林寺:「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
唐代.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刻木终难对,焚芝未改芳。」
宋代.谢翱.和靖墓:「琳宇焚芝秋寂历,斗下无人祠太乙。」
基本字义
焚fén(ㄈㄣˊ)
1、烧:焚烧。焚毁。焚化。焚香。焚书坑儒。焚膏继晷(“膏”,油脂;“晷”,日影;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忧心如焚。
基本字义
芝zhī(ㄓ)
1、〔灵芝〕见“灵”。
2、〔芝兰〕“芝”和“兰”,古书上指两种香草,喻德行的高尚或友情、环境的美好等,如“芝芝之室”、“芝芝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