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革
基本解释
词条:『鼎革』
拼音:dǐng gé
注音:ㄉ一ㄥˇ ㄍㄜˊ
解释:〈书〉除旧布新,指改朝换代。参看〖革故鼎新〗。
古代诗词
唐代.徐浩.谒禹庙:「鼎革固天启,运兴匪人谋。」
宋代.方回.哭从兄良遇:「世事既鼎革,何如偃丘樊。」
宋代.方回.学诗吟十首:「外物有鼎革,能言无古今。」
明代.王世贞.题阙 其三十五:「新莽盗汉炎,隋坚成鼎革。」
明代.王世贞.四十咏 其十九 魏考功允贞:「考功昔在台,属当鼎革际。」
基本字义
鼎dǐng(ㄉ一ㄥˇ)
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2、锅:鼎罐。鼎锅。
3、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4、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5、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6、正当,正在:鼎盛(shèng)。
基本字义
革gé(ㄍㄜˊ)
1、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革。革履(皮鞋)。革囊。
2、改变:革新。革命(a.原意是改变命运;b.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c.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革。变革。
3、取消,除掉:革除。革职。革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
4、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