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鼓
基本解释
词条:『共鼓』
拼音:gòng gǔ
注音:ㄍㄨㄥˋㄍㄨㄥ ㄍㄨˇ
解释:传说始作舟楫者。
古代诗词
唐代.欧阳詹.赠山南严兵马使:「天旋地转烟云黑,共鼓长风六合清。」
宋代.周紫芝.次卿与余终日坐竹间以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为韵余得上七字 其一:「隐几张净琴,共鼓南风歌。」
明代.王世贞.短歌答张幼于茂才:「何时共鼓沧波去,海击三山吞紫烟。」
清代.陈维崧.沁园春 大梁署寓对雪有感:「吾已醉,寻市中朱亥,共鼓屠刀。」
基本字义
共gòng(ㄍㄨㄥˋ)
1、相同,一样:共性。共同。同甘共苦。
2、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共。休戚与共。
3、一起,一齐:共鸣。共勉。共议。共处(chǔ)。
4、总计,合计:共计。总共。
5、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6、“共產党”的简称。
其他字义
共gōng(ㄍㄨㄥ)
1、古同“恭”,恭敬。
2、古同“供”,供奉,供给。
基本字义
鼓gǔ(ㄍㄨˇ)
1、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
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3、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4、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5、高起,凸出:鼓包。鼓胀。
6、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