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识
基本解释
词条:『铭识』
拼音:míng shí
注音:ㄇ一ㄥˊ ㄕˊㄓˋ
解释:铭款。
古代诗词
宋代.何梦桂.答杨冰崖寄韵问注西铭:「勘破西铭识本真,添来注脚又重新。」
宋代.魏了翁.谯修职挽诗:「且幸碑铭识,无从亲扣撞。」
明代.李东阳.石鼓歌:「疑隳大鼎存铭识,似毁明堂露榱桷。」
明代.黎民表.同王元美咏洼尊:「形模尚轮囷,铭识已芜漫。」
宋代.刘跂.题古器物铭赠得甫兼简诸友:「铭识文字祖,曾玄成籀篆。」
基本字义
铭(銘)míng(ㄇ一ㄥˊ)
1、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铭刻。铭文。铭志。墓志铭。座右铭。
2、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永志不忘:铭记。铭心。铭骨。铭诸肺腑(喻永记)。
3、中国古代用于铭刻的文字逐步形成的一种文体,如《文心雕龙》有《铭箴》篇。
基本字义
识(識)shí(ㄕˊ)
1、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识途老马。
2、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其他字义
识(識)zhì(ㄓˋ)
1、记住:博闻强识。
2、标志,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