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门
基本解释
词条:『篱门』
拼音:lí mén
注音:ㄌ一ˊ ㄇㄣˊ
解释:竹篱的门。常借指隐居的茅舍。
古代诗词
宋代.陈与义.独立:「篱门一徙倚,今夜天星繁。」
唐代.杜甫.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倩罗裙。」
宋代.陆游.鸡犬:「糖秕无多深媿汝,狺狺终夜护篱门。」
宋代.陆游.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夹栽芳草如绳直,前出篱门似砥平。」
宋代.陆游.老翁:「篱门遇健时能出,书卷乘闲亦取看。」
基本字义
篱(籬)lí(ㄌ一ˊ)
1、用竹、苇、树枝等编成的围墙屏障:篱笆(“笆”读轻声)。樊篱。篱落。篱墙。篱栅。篱障。
基本字义
门(門)mén(ㄇㄣˊ)
1、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儿。门口。开门见山。
2、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
3、途径,诀窍:门径。门道儿。
4、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门第。门风。门婿。长(zhǎng)门长子。
5、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
6、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门。门徒。
7、量词:一门大炮。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