岣嵝碑
基本解释
词条:『岣嵝碑』
拼音:gǒu lǒu bēi
注音:ㄍㄡˇ ㄌㄡˇ ㄅㄟ
解释:即禹碑。原在湖南省衡山县云密峰,早佚。昆明﹑成都﹑绍兴及西安碑林等处皆有摹刻。字似缪篆,又似符箓。相传为夏禹所写,实为后世伪托。
古代诗词
宋代.丘葵.送千岩摘稿还仲仁:「苍波溜雨岷峨柏,赤石封苔岣嵝碑。」
明代.焦竑.石鼓歌(阁试):「近传岣嵝碑更伟,青字赤石巨以魁。」
清代.陈恭尹.赠别董苍水:「峰头榻得岣嵝碑,苍梧云影飞参差。」
清代.易顺鼎.谢王使君送匡山紫芝:「有如肃穆陈鼎彝,奇古又若岣嵝碑。」
明代.区大相.游南岳 其一:「幽探岣嵝碑,广张洞庭乐。」
基本字义
岣gǒu(ㄍㄡˇ)
1、〔岣嵝(lǒu)〕山名,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七十二峰之一,亦用以代指衡山。
基本字义
嵝(嶁)lǒu(ㄌㄡˇ)
1、〔岣嵝〕见“岣”。
基本字义
碑bēi(ㄅㄟ)
1、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碑。丰碑。墓碑。口碑。碑文。碑碣。碑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碑拓(tà)。碑帖。碑林。里程碑(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