鹘臭
基本解释
词条:『鹘臭』
拼音:gǔ chòu
注音:ㄍㄨˇㄏㄨˊ ㄔㄡˋㄒ一ㄡˋ
解释:犹狐臭。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因六祖举太和山语而成颂贵此话大行:「持问太和山,鹘臭当风立。」
宋代.释行瑛.偈十六首:「身著鹘臭布衫,腰南击断鞓腰带。」
宋代.释宗杲.偈颂一百六十首:「脱却鹘臭衫,牛了炙腊指帽,大坐当轩气浩浩。」
明代.雪山法师.十拍歌示彬沙弥:「衣襟鹘臭眉宇俗,居山或恐生烟霞。」
宋代.郭祥正.云居山拈香:「觉地相逢一何早,鹘臭布衫今脱了。」
基本字义
鹘(鶻)hú(ㄏㄨˊ)
1、隼(sǔn)。
基本字义
臭chòu(ㄔㄡˋ)
1、不好闻的气味,与“香”相对:臭味儿。臭氧。恶臭。
2、香气:“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3、惹人厌恶的:臭钱。臭美。臭架子。臭名远扬。
4、狠狠地:臭骂一通。
5、指子弹、炮弹坏,失效:臭火。
其他字义
臭xiù(ㄒ一ㄡˋ)
1、气味的总称:无声无臭。
2、同“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