雠杀
基本解释
词条:『雠杀』
拼音:chóu shā
注音:ㄔㄡˊ ㄕㄚ
解释:
1.亦作"雠杀"。
2.因仇恨而彼此相杀。
古代诗词
元代.王逢.乙未八月避地前湖三首 其一:「两地初雠杀,全家屡死生。」
明代.刘崧.送孙民瞻之广西帅阃照磨:「丝毫苟失御,雠杀相纷披。」
宋代.方回.送□景文长兴丞:「村落雠杀小斗阋,一室作过千室空。」
明代.郑岳.塞下曲四首 其四:「豪酋相雠杀,奔溃入西番。」
基本字义
雠(讎)chóu(ㄔㄡˊ)
1、校对文字:校雠。雠校。雠定(校对并加以考证)。
2、同“仇1”。
3、同等:“史高与金安上……皆雠有功”。
4、售,给价。
5、应对:雠问(辩驳问难)。
6、古同“酬”,酬酢。
基本字义
杀(殺)shā(ㄕㄚ)
1、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杀生。杀敌。杀鸡取卵。杀一儆百。
2、战斗,搏斗:杀出重围。
3、消减:杀风景。
4、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杀了眼睛。
5、收束:杀价。杀尾。
6、勒紧,扣紧:杀车。
7、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笑杀人。恨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