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龛
基本解释
词条:『佛龛』
拼音:fó kān
注音:ㄈㄛˊ ㄎㄢ
解释:供奉佛像的小阁子,多用木头制成。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道室:「手称丹灶火,纱护佛龛灯。」
宋代.陆游.丁未上元月色达晓如昼予斋居属贰车领客:「潼酪独烹僧钵美,琉璃闲照佛龛明。」
宋代.陆游.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佛龛香事已,僧钵供煮饼。」
宋代.陆游.夜话赠华师:「深培地炉火,明照佛龛灯。」
宋代.陆游.余庆出游夜归:「薄暮归来僧已定,佛龛独对一灯明。」
基本字义
佛fó(ㄈㄛˊ)
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
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其他字义
佛fú(ㄈㄨˊ)
1、〔仿佛〕见“仿”。
2、古同“拂”,违背,违反。
其他字义
佛bì(ㄅ一ˋ)
1、古同“弼”,辅弼。
其他字义
佛bó(ㄅㄛˊ)
1、古同“勃”,兴起。
基本字义
龛(龕)kān(ㄎㄢ)
1、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佛龛。神龛。
2、古同“戡”,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