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夷
基本解释
词条:『丑夷』
拼音:chǒu yí
注音:ㄔㄡˇ 一ˊ
解释:
1.犹侪辈。古称年辈相同﹑学行相类的人。
2.古代对外国人的鄙称。
古代诗词
宋代.项安世.次韵潘都干菊花六首:「暖风和日花时,不共人争丑夷。」
宋代.晁公溯.次韵杨光父见赠:「是邦秃鬓翁,实乃古丑夷。」
清代.陈恭尹.赤壁舟中歌:「赘阉小丑夷群雄,当时意气无江东。」
清代.洪繻.咏古:「靺鞨何丑夷,夸毗称人皇。」
清代.陆震.沁园春·许时沾斋中赏鸡冠:「看像别、形殊迈丑夷。」
基本字义
丑(醜)chǒu(ㄔㄡˇ)
1、地支的第二位,属牛。
2、用于计时:丑时(凌晨一点至三点)。
3、传统戏剧角色名:丑角。丑旦。
4、相貌难看:丑陋。
5、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丑化。丑恶。丑闻。丑态百出。跳梁小丑。
基本字义
夷yí(一ˊ)
1、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2、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夷杂处(chǔㄔㄨˇ)。
3、平,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4、弄平:夷为平地。
5、消灭: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
6、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夷”。
7、古代的锄类工具。
8、古同“怡”,喜悦。
9、古同“痍”,创伤。
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