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鞮
基本解释
词条:『狄鞮』
拼音:dí dī
注音:ㄉ一ˊ ㄉ一
解释:
1.古代翻译西方民族语言的人。《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孔颖达疏:"鞮,知也,谓通传夷狄之语,与中国相知。"南朝梁沈约《均圣论》:"周室受命,经典备存,象寄狄鞮,随方受职。"后泛指通译官,翻译人员。
2.古地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俳优﹑侏儒﹑狄鞮之倡。"裴骃集解引徐广曰:"韦昭云:狄鞮﹐地名﹐在河内﹐出善唱者。"一说西戎乐名。见《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郭璞注。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款塞来享:「圣主敷文德,降书付狄鞮。」
清代.龚鼎孳.寄彭禹峰方伯酬燕京留别韵:「得时鹰隼岂卑栖,行省威名播狄鞮。」
清代.黄遵宪.罢美国留学生感赋:「惜哉国学舍,未及设狄鞮。」
宋代.刘攽.送王相公:「百年礼乐更梼杌,万国车书载狄鞮。」
清代.孔继涵.烟草诗千一百字:「远自狄鞮来,流传遍中夏。」
基本字义
狄dí(ㄉ一ˊ)
1、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
2、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3、古代最下级的官吏。
4、有力的麋鹿。
5、古同“翟”,乐舞所用的雉羽。
6、姓。
基本字义
鞮dī(ㄉ一)
1、用兽皮制的鞋:“一春当费鞮二緉。”
2、〔鞮鞻(lóu)氏〕中国周代乐官名,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
3、古代释译官:“光景所照,鞮象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