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匪祸

基本解释

词条:『匪祸』

拼音:fěi huò

注音:ㄈㄟˇ ㄏㄨㄛˋ

解释:匪患。

古代诗词

明代.刘基.病足戏呈石末公:「塞叟于今知匪祸,周鸡从此免为牺。」
宋代.秦观.和陶渊明归去来辞:「识此行之匪祸,乃造物之馀休。」
近现代.李继熙.大江乘 伤时:「匪祸滔天缘底事,休把承平粉饰。」

基本字义

fěi(ㄈㄟˇ)

1、强盗,抢劫财物的坏人:匪徒。匪首。叛匪。

2、不,不是:匪夷所思(不是常人的想法)。获益匪浅。

基本字义

祸(禍)huò(ㄏㄨㄛˋ)

1、灾殃,苦难:祸殃。祸害。祸患。祸根。祸端。祸首。祸事。战祸。惹祸。祸从口出。祸起萧墙(“萧墙”是照壁,意思是祸事发生在家里,喻内部发生祸乱)。

2、危害,使受灾殃:祸国殃民。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匪伊朝夕 匪石之心 匪夷匪惠 匪匪翼翼 匪躬之节 匪石匪席 匪躬之操 匪夷所思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