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珠
基本解释
词条:『滴珠』
拼音:dī zhū
注音:ㄉ一 ㄓㄨ
解释:旧时用作货币的圆形小银锭。
古代诗词
唐代.杜牧.题新定八松院小石:「雨滴珠玑碎,苔生紫翠重。」
唐代.李绅.过梅里七首家于:「莲茎触散莲叶欹,露滴珠光似还浦。」
宋代.秦观.江城子:「小槽春酒滴珠红。」
宋代.王沂孙.锦堂春/锦堂春慢:「看星残靥碎,露滴珠融,笑掩云扃。」
基本字义
滴dī(ㄉ一)
1、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滴眼药。滴落。滴翠。水滴石穿(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能成功,亦作“滴水穿石”)。滴漏(漏壶)。
2、一点一点向下落的液体:水滴。汗滴。
3、量词,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滴水不漏。两滴墨水。
基本字义
珠zhū(ㄓㄨ)
1、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称“珍珠”(亦作“真珠”,简称“珠”):珠蚌。珠宝。珠花。夜明珠。珠玑(喻优美的词藻或诗文)。珠联璧合(珍珠联成串,美玉放在一起,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2、像珠子的东西:汗珠。泪珠。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