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膺
基本解释
词条:『伏膺』
拼音:fú yīng
注音:ㄈㄨˊ 一ㄥ
解释:
1.服膺。伏,通"服"。谓倾心,钦慕。
2.服膺。伏,通"服"。指信服;归心。
3.服膺。伏,通"服"。谓从学,师事。
古代诗词
唐代.刘禹锡.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
唐代.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若教对此定妍媸,必定伏膺怀愧悚。」
宋代.释善珍.祭端明尤木石:「率先伏膺,横浦紫岩。」
宋代.苏颂.再和三篇:「学者伏膺虞秘监,时贤求范永禅师。」
宋代.叶适.蔡尚书挽词二首:「总角都鳌头,老生基伏膺。」
基本字义
伏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
基本字义
膺yīng(一ㄥ)
1、胸:义愤填膺。
2、接受,承当:膺选(当选)。膺赏。膺受。荣膺。
3、讨伐,打击:膺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