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候
基本解释
词条:『烽候』
拼音:fēng hòu
注音:ㄈㄥ ㄏㄡˋ
解释:
1.亦作"烽堠"。
2.烽火台。
3.指战火。
古代诗词
唐代.卢照邻.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候多。」
清代.乾隆.题宁远祖氏石坊:「燧谨寒更烽候朝,鸠工何暇尚逍遥。」
唐代.薛能.西县途中二十韵:「梯航经杜宇,烽候彻苴咩。」
唐代.元稹.塞马:「夷狄寝烽候,关河无战声。」
唐代.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邮亭一萧索,烽候各崎岖。」
基本字义
烽fēng(ㄈㄥ)
1、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烽火(a.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b.喻战争或战乱)。烽烟。烽燧。烽火台。烽鼓(烽火和战鼓,指战争)。
基本字义
候hòu(ㄏㄡˋ)
1、等待:等候。候车室。候选人。守候。候补。候场。候审。候诊。
2、看望,问好:伺候。问候。
3、时节:时候。气候。候鸟。候虫。
4、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火候儿。症候。
5、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现气象学上仍沿用:候温(每五天的平均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