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林
基本解释
词条:『峰林』
拼音:fēng lín
注音:ㄈㄥ ㄌ一ㄣˊ
解释:喀斯特地貌的一种地貌形态。规模比石林大,为高耸林立的山峰。分布于石灰岩地区。以中国的桂林、阳朔最为典型,被称为“中国式的喀斯特”。
古代诗词
元代.刘敏中.水龙吟 阳丘南逾五里:「南偏少东尤高敞,东向为小亭,轩户始开,而长白湖山诸峰林壑,奔跃来见,明姿晦态,与乡江相表里。」
宋代.周紫芝.水龙吟:「望中愁眼,依稀犹认,数峰林杪。」
宋代.苏坚.题金相寺三首:「已爱观音远俗尘,鹫峰林壑更清新。」
宋代.阳枋.云山避地:「剑峰林密杳无边,绵峡潭深幽莫烛。」
基本字义
峰fēng(ㄈㄥ)
1、高而尖的山头:山峰。峰巅。峰峦。高峰。险峰。
2、形状像山峰的东西:驼峰。浪峰。
3、最高处:登峰造极。峰年(自然界中某种活动达到高峰的年度)。
基本字义
林lín(ㄌ一ㄣˊ)
1、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林。森林。林海。林薮(a.山林小泽;b.喻丛集的处所)。
2、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林。艺林。碑林。儒林。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