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蟠
基本解释
词条:『螭蟠』
拼音:chī pán
注音:ㄔ ㄆㄢˊ
解释:
1.亦作"螭盘"。
2.如螭龙盘据。
古代诗词
唐代.杜牧.题池州弄水亭:「螭蟠得形势,翚飞如轩户。」
唐代.皎然.薛卿教长行歌(时量移湖州别驾):「黄杨文局龟螭蟠,琢成骰子双琅玕。」
元代.王恽.水调歌头 送王子初之太原:「将军报书切,高卧起螭蟠。」
宋代.朱敦儒.雨中花/夜行船:「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
清代.陈维崧.纤夫词:「正天边、真王拜印,蛟螭蟠钮。」
基本字义
螭chī(ㄔ)
1、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螭头。
2、古同“魑”,魑魅。
基本字义
蟠pán(ㄆㄢˊ)
1、屈曲,环绕,盘伏:蟠蜿。蟠萦。蟠结。蟠踞(亦作“蟠据”)。蟠道。蟠龙。蟠螭纹(中国春秋战国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龙蛇组成)。蟠夔纹(中国殷和西周青铜器上纹饰之一,以盘曲的夔龙组成)。龙蟠虎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