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革
基本解释
词条:『齿革』
拼音:chǐ gé
注音:ㄔˇ ㄍㄜˊ
解释:上古特指象牙和犀牛皮。
古代诗词
宋代.郑刚中.赵子礼劝农回有诗和者盈轴然皆颂德诗非劝农:「齿革羽毛上勿登,贳租但议颁殊恩。」
宋代.张镃.渭川猎:「鲁公如棠但射鱼,纵得齿革何能为。」
明代.王世贞.送冯郎中守广州:「炎荒齿革衔舻集,横海旌旗列戍閒。」
明代.唐顺之.送胡主事榷税荆州:「南州饶齿革,此去岂徒然。」
基本字义
齿(齒)chǐ(ㄔˇ)
1、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通常称“牙”):牙齿。齿腔。齿髓。齿龈。齿冷(笑必开口,笑的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到冷。因谓讥笑于人,如“令人齿齿”)。
2、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齿轮。锯齿。梳子齿儿。
3、因幼马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亦指人的年龄:马齿徒增(旧时自谦年长无能)。
4、并列:不齿(不能同列或不与同列,表示鄙弃)。
5、谈到,提及:齿及。不足齿数。
6、触:齿剑(触剑受刀,指被杀或自刎)。
基本字义
革gé(ㄍㄜˊ)
1、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革。革履(皮鞋)。革囊。
2、改变:革新。革命(a.原意是改变命运;b.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c.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革。变革。
3、取消,除掉:革除。革职。革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
4、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