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人
基本解释
词条:『狄人』
拼音:dí rén
注音:ㄉ一ˊ ㄖㄣˊ
解释:古代掌乐的下级官吏。
古代诗词
宋代.梅坡.水调歌头:「腹中数万兵甲,笑却狄人兵。」
宋代.郑会.寿苏友橘:「金轮王寿三千岁,铜狄人生五百年。」
唐代.赵湘.圣号雅二篇:「天下既平,狄人既庭。」
明代.魏观.黄坡县感怀:「狄人城边芳草多,君王立马高高坡。」
明代.苏葵.出师行:「狄人轻生心亦雄,挥戈挑战辕门东。」
基本字义
狄dí(ㄉ一ˊ)
1、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
2、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3、古代最下级的官吏。
4、有力的麋鹿。
5、古同“翟”,乐舞所用的雉羽。
6、姓。
基本字义
人rén(ㄖㄣˊ)
1、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2、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3、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