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仁
基本解释
词条:『敦仁』
拼音:dūn rén
注音:ㄉㄨㄣㄉㄨㄟˋ ㄖㄣˊ
解释:仁厚。语本《易.系辞上》:"安土敦乎仁,故能爱。"韩康伯注:"安土敦仁者﹐万物之情也。物顺其情﹐则仁功赡矣。"
古代诗词
宋代.夏竦.奉和御製奉先歌:「优游亮直顯敦仁,锡羡休嘉符拓迹。」
宋代.夏竦.奉和御製墨歌:「上圣敦仁崇俭约,厥篚珍奇诏皆却。」
明代.于慎行.书楚刘封君乡贤卷:「入敦仁孝模,出为里闬式。」
明代.吴与弼.书姜米巷壁:「乐天知命忧何在,安土敦仁爱有馀。」
明代.符锡.三寿堂诗:「敦仁寿自致,福备乐由生。」
基本字义
敦dūn(ㄉㄨㄣ)
1、厚道,笃厚:敦朴。敦厚。敦实。
2、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3、督促:“使虞敦匠”。敦劝。敦促。
4、姓。
其他字义
敦duì(ㄉㄨㄟˋ)
1、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基本字义
仁rén(ㄖㄣˊ)
1、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