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戏
基本解释
词条:『伏戏』
拼音:fú xì
注音:ㄈㄨˊ ㄒ一ˋㄏㄨ
解释:见"伏羲"。
古代诗词
先秦.屈原.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
先秦.先秦无名.成相杂辞:「文武之道同伏戏。」
宋代.刘克庄.再题钟贤良咏归堂:「伏戏以来凡几年,六经之外凡几书。」
清代.张穆.唐拓武梁画像歌:「一十四翻标李唐,伏戏祝诵耕农皇。」
基本字义
伏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
基本字义
戏(戲)xì(ㄒ一ˋ)
1、玩耍:游戏。儿戏。嬉戏。戏豫(嬉游逸乐)。二龙戏珠。
2、嘲弄,开玩笑:戏言。戏弄。戏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3、戏剧,也指杂技:一出戏。黄梅戏。看戏。演戏。皮影戏。
其他字义
戏(戲)hū(ㄏㄨ)
1、〔於(wū)戏〕同“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