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冠醮

基本解释

词条:『冠醮』

拼音:guān jiào

注音:ㄍㄨㄢㄍㄨㄢˋ ㄐ一ㄠˋ

解释:古代行冠礼的一种仪节。行冠礼时,首加冠,再加皮弁,再加爵弁。每一加而向宾位酌一次酒,谓之"冠醮";每三加而总向宾位敬一次醴(甜酒),谓之"冠醴"。

古代诗词

清代.佚名.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冠醮之平,匪酬匪酌。」
宋代.刘攽.次韵和杨叔恬赠郑秘丞:「次述畴昔游,弁髦迨冠醮。」
宋代.郊庙朝会歌辞.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其十七:「燕翼有谋,冠醮有礼。」
宋代.郊庙朝会歌辞.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其十三:「冠醮之义,匪酬匪酌。」

基本字义

guān(ㄍㄨㄢ)

1、帽子: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2、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

其他字义

guàn(ㄍㄨㄢˋ)

1、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冠。

2、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冠军。

3、姓。

基本字义

jiào(ㄐ一ㄠˋ)

1、古代婚娶时用酒祭神的礼:再醮(再婚)。

2、道士设坛念经做法事:打醮。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褒衣危冠 暴衣露冠 白面儒冠 挂冠归去 发踊冲冠 挂冠求去 峨冠博带 发植穿冠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