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狐
基本解释
词条:『城狐』
拼音:chéng hú
注音:ㄔㄥˊ ㄏㄨˊ
解释:见"城狐社鼠"。
古代诗词
唐代.曹邺.奉命齐州推事毕寄本府尚书:「社鼠不可灌,城狐不易防。」
宋代.陈著.宝鼎现:「更社鼠城狐扫影,雁鹜惊人避箭。」
唐代.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大泽蒹葭风,孤城狐兔窟。」
唐代.李商隐.哭虔州杨侍郎:「甘心亲垤蚁,旋踵戮城狐。」
唐代.王周.自喻:「城狐与社鼠,巧佞谁从庇。」
基本字义
城chéng(ㄔㄥˊ)
1、围绕都市的高墙:城墙。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城楼。城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城垛。
2、都市:城市。城镇。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城城”)。城邑。城乡。城建。
基本字义
狐hú(ㄏㄨˊ)
1、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狐臭(腋下臭气)。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狐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狐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