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
基本解释
词条:『东夷』
拼音:dōng yí
注音:ㄉㄨㄥ 一ˊ
解释:
1.古代对我国中原以东各族的统称。
2.指三国吴。
3.特指清朝统治者。
4.旧指我国东方日本﹑朝鲜等国家。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司空出东夷,童稚刷劲翮。」
唐代.皇甫曾.送归中丞使新罗:「南巾宪衔恩去,东夷泛海行。」
明代.无名.木兰花慢:「佳声定随潮信,报东夷重译观来庭。」
唐代.贾岛.明月山怀独孤崇鱼琢:「乡本北岳外,悔恨东夷深。」
宋代.陆游.胡无人:「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基本字义
东(東)dōng(ㄉㄨㄥ)
1、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2、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3、姓。
基本字义
夷yí(一ˊ)
1、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2、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夷杂处(chǔㄔㄨˇ)。
3、平,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4、弄平:夷为平地。
5、消灭: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
6、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夷”。
7、古代的锄类工具。
8、古同“怡”,喜悦。
9、古同“痍”,创伤。
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