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司
基本解释
词条:『鼎司』
拼音:dǐng sī
注音:ㄉ一ㄥˇ ㄙ
解释:指重臣之职位。
古代诗词
唐代.崔曙.奉酬中书相公至:「典籍开书府,恩荣避鼎司。」
宋代.黄庭坚.次韵师厚食蟹:「鼎司费万钱,玉食罗常珍。」
宋代.赵善括.醉蓬莱:「汉节归来,边尘扫净,鼎司荣贵。」
宋代.徐玑.送张尚书出镇建宁:「鼎司虚正席,丹会待忠诚。」
基本字义
鼎dǐng(ㄉ一ㄥˇ)
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2、锅:鼎罐。鼎锅。
3、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4、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5、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6、正当,正在:鼎盛(shèng)。
基本字义
司sī(ㄙ)
1、主管,操作: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b.复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b.复姓)。司马(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b.复姓)。司寇(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b.复姓)。
2、官署名称:人事司。
3、视察:司日月之长短。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