瞽者
基本解释
词条:『瞽者』
拼音:gǔ zhě
注音:ㄍㄨˇ ㄓㄜˇ
解释:失明的人。俗称瞎子。
古代诗词
唐代.皎然.戏呈吴冯:「还如瞽者望长安,长安在西向东笑。」
元代.刘志渊.行香子 问修行门户:「瞽者难行。」
唐代.邵谒.送徐群宰望江:「浊者必恶清,瞽者必恶明。」
元代.杨维桢.医师行,赠袁炼师:「师一视,挛者伸,瞽者觌,跛者行。」
宋代.李若川.三韵杂咏七首:「瞽者不视色,聋者不听声。」
近义词:瞎子
基本字义
瞽gǔ(ㄍㄨˇ)
1、盲人,瞎子:“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
2、瞎:瞽者。
3、古代乐师。
4、不达事理;没有见识;“弃老取少谓之瞽。”
基本字义
者zhě(ㄓㄜˇ)
1、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者。作者。二者必居其一。来者。
2、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者,阳城人也。
3、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者个。者回。者番。者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