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春禊

基本解释

词条:『春禊』

拼音:chūn xì

注音:ㄔㄨㄣ ㄒ一ˋ

解释:古时民俗,官民于三月上巳(魏以后为三月初三)在水滨举行盥洗祭礼,以除不祥,谓之春禊。禊,洁。

古代诗词

唐代.高球.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烟字):「洛城春禊,元巳芳年。」
隋代.江总.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上巳娱春禊。」
宋代.李弥逊.水龙吟:「化工收拾芳菲,晕酥翦彩迎春禊。」
唐代.王维.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
南北朝.谢朓.侍宴华光殿曲水奉勑为皇太子作诗 五:「春禊浮醴。」

基本字义

chūn(ㄔㄨㄣ)

1、一年的第一季: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d.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e.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两性相求的欲望:春心。怀春。

3、生机:大地回春。

4、姓。

基本字义

xì(ㄒ一ˋ)

1、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修禊。禊帖(《兰亭序》的别称)。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白雪阳春 笔底春风 粉面含春 大地春回 大地回春 春色满园 春深似海 春蛇秋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