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理
基本解释
词条:『辞理』
拼音:cí lǐ
注音:ㄘˊ ㄌ一ˇ
解释:指文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古代诗词
南北朝.何逊.刘博士江丞朱从事同顾不值作诗云尔:「朱君博辞理。」
宋代.苏辙.次韵侯宣城叠嶂楼双溪阁长篇:「异邦逢故人,宁复固辞理。」
元代.周砥.桃溪泛舟寻士玄:「歌辞理《白雪》,水禽栖绿烟。」
南北朝.何逊.刘博士江丞朱从事同顾不值作诗云尔:「朱君博辞理,去去追名实。」
基本字义
辞(辭)cí(ㄘˊ)
1、告别: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2、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职。辞呈。
3、躲避,推托: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4、解雇:辞退。
5、同“词”。
6、优美的语言:辞藻。修辞。
7、讲话;告诉:“请辞于军”。
8、文体的一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基本字义
理lǐ(ㄌ一ˇ)
1、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2、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理疗。
4、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5、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理睬。答理。
6、古代指狱官、法官。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