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鄙
基本解释
词条:『东鄙』
拼音:dōng bǐ
注音:ㄉㄨㄥ ㄅ一ˇ
解释:
1.东部边境。
2.指东部僻远地方。
古代诗词
唐代.李频.陕下投姚谏议:「旧业在东鄙,西游从楚荆。」
唐代.薛能.送浙东王大夫:「渤澥流东鄙,天台压属城。」
唐代.许棠.送杜仓曹往沧洲觐叔常侍:「东鄙云霞广,高林间水天。」
辽朝.寺公大师.醉义歌:「适遇今年东鄙阜,黍稷馨香栖畎亩。」
宋代.苏籀.平津一首:「议诛郭解沮卜式,山东鄙人殊不鄙。」
基本字义
东(東)dōng(ㄉㄨㄥ)
1、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2、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3、姓。
基本字义
鄙bǐ(ㄅ一ˇ)
1、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2、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鄙。
3、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
4、轻蔑,看不起:鄙视。鄙夷。鄙弃。鄙薄。
5、品质低劣:卑鄙。
6、谦辞,用于自称:鄙人。鄙老。鄙见。
7、吝啬:鄙吝。鄙诈(贪吝诈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