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蝉
基本解释
词条:『附蝉』
拼音:fù chán
注音:ㄈㄨˋ ㄔㄢˊ
解释:
1.汉侍中﹑中常侍﹐唐散骑常侍冠饰。金质﹐蝉形。金取坚刚﹐蝉取居高饮洁义。
2.借指尊官。
古代诗词
唐代.崔日知.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长戟同分虎,高冠亚附蝉。」
唐代.刘允济.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 横簪并附蝉,列鼎俱调鹤。」
宋代.李处全.阮郎归:「玉钗金附蝉。」
唐代.羊士谔.都城从事萧员外:「珠履行台拥附蝉,外郎高步似神仙。」
基本字义
附fù(ㄈㄨˋ)
1、另外加上,随带着:附体。附件。附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附庸。附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附附”;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附附,十年乃成”)。附赘悬疣。
2、同意,赞同:随声附和。附议。
3、捎带:“一男附书至”。
4、靠近:附近。附耳低言。
5、依从:依附。归附。趋炎附势。
基本字义
蝉(蟬)chán(ㄔㄢˊ)
1、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面有发声器,叫的声音很大:蝉联。蝉蜕。蝉韵(蝉鸣)。寒蝉。金蝉脱壳。
2、古代的一种薄绸,薄如蝉翼:蝉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