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诰
基本解释
词条:『典诰』
拼音:diǎn gào
注音:ㄉ一ㄢˇ ㄍㄠˋ
解释:
1.《尚书》中《尧典》﹑《汤诰》等篇的并称。亦泛指经书典籍。
2.指典章诏令一类文字。
3.指草拟诏令的官职。
古代诗词
唐代.方干.献王大夫:「操心已在精微域,落笔皆成典诰词。」
唐代.罗隐.上鄂州韦尚书:「文穷典诰虽馀力,俗致雍熙尽密谋。」
唐代.罗隐.寄三衢孙员外:「天子未能崇典诰,诸生徒欲恋旌旗。」
唐代.皮日休.七爱诗·白太傅(居易):「欻从浮艳诗,作得典诰篇。」
唐代.齐己.谢人墨:「只应真典诰,消得苦磨研。」
基本字义
典diǎn(ㄉ一ㄢˇ)
1、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典籍。字典。词典。经典。引经据典。
2、标准,法则:典章。典制。典故(a.典制和掌故;b.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典型。
3、指典礼:盛典。大典。
4、主持,主管:典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典狱。
5、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典卖。典押。典契。
6、姓。
基本字义
诰(誥)gào(ㄍㄠˋ)
1、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诰命。诰封。
2、告诫,勉励:自诰。诰诫。
3、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诰敕(官吏受封的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