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昙鼓
基本解释
词条:『都昙鼓』
拼音:dū tán gǔ
注音:ㄉㄨㄉㄡ ㄊㄢˊ ㄍㄨˇ
解释:古天竺伎乐器名。
古代诗词
清代.沈曾植.喜迁莺 和止存:「是处深巷畔,碎远春声,点点都昙鼓。」
基本字义
都dū(ㄉㄨ)
1、大都市:都市。都会。通都大邑。
2、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都。国都。京都。建都。
3、美好:“雍容闲雅,甚都”。都丽。都雅。
4、总:都为一集。
5、居:“都卿相之位”。
6、古代称头目、首领。
7、姓。
其他字义
都dōu(ㄉㄡ)
1、全,完全:都要。功课学得都不错。
2、表示语气的加重:一动都不动。
基本字义
昙(曇)tán(ㄊㄢˊ)
1、〔昙花〕常绿灌木,没有叶子,花大,白色,花期很短,如“昙昙一现”(喻稀奇而又容易消逝的事物)。
2、云彩密布,多云。
基本字义
鼓gǔ(ㄍㄨˇ)
1、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
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3、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4、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5、高起,凸出:鼓包。鼓胀。
6、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