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辙
基本解释
词条:『轨辙』
拼音:guǐ zhé
注音:ㄍㄨㄟˇ ㄓㄜˊ
解释:车轮行过留下来的痕迹。比喻已往曾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次韵答黄与迪:「与世殊轨辙,三黜理亦宜。」
宋代.黄庭坚.碾建溪第一奉邀徐天隐奉议并效建除体:「闭门斲车轮,出门同轨辙。」
宋代.吕胜己.瑞鹤仙:「津途轨辙。」
唐代.温庭筠.过孔北海墓二十韵:「后尘遵轨辙,前席咏仪型。」
宋代.臧奎.夏夜与魏野陈越会宿河亭联句三十韵:「较善合权衡,驰义同轨辙。」
基本字义
轨(軌)guǐ(ㄍㄨㄟˇ)
1、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其宽度为古制八尺,后引申为车辙。
2、一定的路线:轨迹。轨辙(车轮行过留下来的痕迹,喻已往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
3、应遵循的规则:轨度(dù)(法度)。轨范(规范,楷模)。步入正轨。
基本字义
辙(轍)zhé(ㄓㄜˊ)
1、车轮压的痕迹:覆辙。车辙。南辕北辙。
2、车行的一定路线:上下辙。
3、诗词、歌曲、杂曲所押的韵:辙口。合辙押韵。
4、办法,主意:没辙了。
5、途径,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