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时
基本解释
词条:『丁时』
拼音:dīng shí
注音:ㄉ一ㄥㄓㄥ ㄕˊ
解释:适逢其时。
古代诗词
唐代.刘禹锡.和李六侍御文宣王庙释奠作:「闻君喟然叹,偏在上丁时。」
宋代.岳珂.山居感旧百韵:「丁时旒十二,乙奏牍三千。」
宋代.梅尧臣.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妖逢庚子日,梦异武丁时。」
宋代.释文珦.冯深居长余二十三岁赵东阁长余二十二岁周汶:「丁时身屡蹇,志道心不懈。」
宋代.陈宓.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晚香:「丁时良亦好,暮景苦不足。」
基本字义
丁dīng(ㄉ一ㄥ)
1、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2、成年男子。
3、人口。
4、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其他字义
丁zhēng(ㄓㄥ)
1、〔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基本字义
时(時)shí(ㄕˊ)
1、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时间。时不我与。
2、较长的时间:时代。古时。
3、泛指一段时间:时光。时令。时分。
4、现在的,当前的:当时。时下。时务。时宜。
5、常常:时常。学而时习之。
6、一年中的一季:时序。四时如春。
7、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8、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时钟。时差(chā)。
9、某一时刻:按时上班。
10、不定时,有时候:时而。时阴时晴。
11、机会:时机。待时而动。
1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