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石
基本解释
词条:『冻石』
拼音:dòng shí
注音:ㄉㄨㄥˋ ㄕˊㄉㄢˋ
解释:一种可作印章和工艺品的石料。俗称蜡石。其质地细密滑润,透明如冻,故称。
古代诗词
唐代.郑损.艺堂:「堂开冻石千年翠,艺讲秋胶百步威。」
近现代.汪精卫.蜡梅:「古色最宜邀冻石,孤标只合耦冰仙。」
宋代.方回.至后承元煇见和复次韵书病中近况十首:「病起晴冰破,禅悠冻石温。」
宋代.张耒.岁暮书事十二首:「寒耕敲冻石,猎火上风枝。」
近现代.金天羽.艺林九友歌:「灯明冻石手自镌,西泠石室关锁键。」
基本字义
冻(凍)dòng(ㄉㄨㄥˋ)
1、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冻结。冻害。冻馁。
2、汤汁凝成的胶体:鱼冻。肉冻。
3、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外面很冷,真冻得慌。防冻。冻伤。冻疮。
基本字义
石shí(ㄕˊ)
1、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指石刻:金石。
3、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姓。
其他字义
石dàn(ㄉㄢˋ)
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中英翻译
翻译:steatite
steatite*['sti:әtait]
n. 皂石, 滑石
【医】 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