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丝
基本解释
词条:『鸣丝』
拼音:míng sī
注音:ㄇ一ㄥˊ ㄙ
解释:指琴瑟等弦乐器。
古代诗词
唐代.李白.邯郸南亭观妓:「歌鼓燕赵儿,魏姝弄鸣丝。」
唐代.李乂.奉和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曳履迎中谷,鸣丝出后堂。」
宋代.曾协.酹江月/念奴娇:「公子豪饮方酣,夜堂深静,隐隐鸣丝竹。」
宋代.赵善括.满庭芳:「东君,真好事,降唇歌雪,玉指鸣丝。」
唐代.李白.东武吟 ( 一作出东门后书怀留别翰林诸公 ):「依岩望松雪,对酒鸣丝桐。」
基本字义
鸣(鳴)míng(ㄇ一ㄥˊ)
1、鸟兽或昆虫叫: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3、声明,发表意见、情感: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4、闻名,著称:“以文鸣江东”。
基本字义
丝(絲)sī(ㄙ)
1、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丝。丝绸。缂(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2、像丝的东西:铁丝。菌丝。肉丝。游丝。
3、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
4、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丝不差。一丝笑容。
5、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丝。愁丝。
6、指弦乐器: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