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厮哄
基本解释
词条:『胡厮哄』
拼音:hú sī hōng
注音:ㄏㄨˊ ㄙ ㄏㄨㄥㄏㄨㄥˇㄏㄨㄥˋ
解释:胡言乱语或胡乱起哄。
基本字义
胡(鬍)hú(ㄏㄨˊ)
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
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
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8、姓。
基本字义
厮sī(ㄙ)
1、古代干粗杂活的男奴隶或小役:厮役。小厮。
2、古代对人的称呼(宋代以来的小说中常用):这厮。那厮。
基本字义
哄hōng(ㄏㄨㄥ)
1、好多人同时发声:哄传(chuán)。哄动。
其他字义
哄hǒng(ㄏㄨㄥˇ)
1、说假话骗人:哄人。哄弄。哄骗。
2、用语言或行动逗人喜欢:哄逗。哄劝。哄小孩儿。
其他字义
哄hòng(ㄏㄨㄥˋ)
1、吵闹,搅扰:起哄(故意吵闹扰乱,亦指开玩笑)。哄场(指观众喝倒彩)。哄抢。一哄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