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珂曲
基本解释
词条:『鸣珂曲』
拼音:míng kē qū
注音:ㄇ一ㄥˊ ㄎㄜ ㄑㄨㄑㄨˇ
解释:
1.亦作"鸣珂巷"。
2.唐代京都长安胡同名。为当时妓女聚居之所。后因以为冶游场所的代称。
古代诗词
宋代.贺铸.雨中花/夜行船:「认鸣珂曲里,旧日朱扉,闲闭青苔。」
宋代.石孝友.蓦山溪:「鸣珂曲里,常记偶相逢,无语恨,有情愁,绿嫩红妆浅。」
基本字义
鸣(鳴)míng(ㄇ一ㄥˊ)
1、鸟兽或昆虫叫: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3、声明,发表意见、情感: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4、闻名,著称:“以文鸣江东”。
基本字义
珂kē(ㄎㄜ)
1、玉名:鸣珂。珂雪(形容洁白如雪)。
2、马笼头的装饰:玉珂。珂月。
基本字义
曲(麯、麴)qū(ㄑㄨ)
1、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2、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3、弯曲的地方:河曲。
4、偏僻的地方:乡曲。
5、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6、姓。
其他字义
曲qǔ(ㄑㄨˇ)
1、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2、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