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冠
基本解释
词条:『黄冠』
拼音:huáng guān
注音:ㄏㄨㄤˊ ㄍㄨㄢㄍㄨㄢˋ
解释:
1.古代指用竹叶编成的箬帽。蜡祭时戴。
2.道士束发之冠。多用金属或木片制成,其色尚黄,因以为道士的别称:范君养民……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古代诗词
宋代.陈与义.游玉仙观以春风吹倒人为韵得吹字:「黄冠见客喜,此士定不羁。」
金朝.蔡松年.洞仙歌 戊辰:「待它日、相寻寿樽开,看野服黄冠,水前山后。」
唐代.杜甫.遣兴二首:「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乡。」
唐代.韩愈.送张道士:「诣阙三上书,臣非黄冠师。」
唐代.护国.逢灵道士:「浮丘山上见黄冠,松柏森森登古坛。」
基本字义
黄huáng(ㄏㄨㄤˊ)
1、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2、特指中国黄河:黄灾。治黄。黄泛区。
3、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4、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黄了。
5、姓。
基本字义
冠guān(ㄍㄨㄢ)
1、帽子: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2、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
其他字义
冠guàn(ㄍㄨㄢˋ)
1、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冠。
2、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冠军。
3、姓。